风信使 发表于 2025-9-2 17:00:29

【大陆】5年后,再看“让大冰痛哭”的丁真,才懂他选择3500元有多正确!

在2020年的冬天,丁真凭借一张阳光笑脸“意外出圈”,从理塘草原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流量代表。
https://q8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484a7a233f1b469189c1a5fb21c1d69e.jpeg
那双清澈眼神背后的纯真,迅速征服了无数人,然而,这一夜爆红所带来的,并不只是镁光灯和掌声。
5年过去,当丁真再次出现在荧幕上,参与热门综艺《一饭封神》、纪录片《寻真之地》时,人们看到的仍是那个质朴、憨笑的大男孩,却不知道——他早已在无声中承受了太多。
在《寻真之地》第三集的深夜帐篷对谈中,丁真向主持人大冰吐露了这些年的辛酸,语言表达的不自信、被误解的身份、网络上的冷嘲热讽。
https://q4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ec52045b44d24959b98764d21e19fa7a.jpeg
甚至是被资本裹挟进娱乐链条的无力挣扎……这些本不该属于一个“刚成年”的年轻人,却一股脑砸在了他的肩上,大冰听着听着,彻底破防。
“这个世界没有太善待你这个小朋友。”在风雨交加的稻城夜晚,大冰眼含热泪,声音哽咽,反复念着这句话——整整五次。
那一刻,他不只是一个主持人,更像一个想为“弟弟”撑腰的大哥,他替丁真骂那些带着恶意的评论,替他愤怒,也想替他找回一些应得的善意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https://q6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11739250168d4931a11c2ed7fddae983.jpeg
很多人以为丁真出名之后,一切都是顺风顺水,但正如大冰所说,大家看见的是光鲜亮丽,却很少有人回头关注。
他在出名之前,是怎样在高原风雪中长大的,又是如何在出名之后,咬牙应对网络暴力和身份标签的打击。
“你必须得扛住。”这是大冰最后拍着丁真的话,像一针定心剂,也像一位兄长无声的叮嘱。
https://q1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8f60eb32fde84c4fb2454ce99e69c2bd.jpeg
而丁真的回答也令人动容,他望着大冰,真诚地许诺道:“哥,你以后经常来,我给你养一匹马。”
在那个深夜的帐篷里,没有滤镜,没有剧本,只有一个男孩的真实人生和一个成年人的心疼泪水。
那句“我给你养一匹马”,不是玩笑,而是来自丁真内心深处的承诺——也是他最朴素的表达方式。
https://q5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4010dc8f160c49b7a963da9df41a0df0.jpeg
当我们再看丁真当年拒绝诱惑,选择月薪3500元的稳定工作时,就会明白:他从来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。
那些没有选择金钱的日子,那些坚持本色的决定,不是“傻”,而是一种通透。
因为丁真知道,名利滚滚,但初心才最难守,而他要守的,不只是自己的那匹马,更是一个藏族男孩的灵魂与尊严。
https://q4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2564991d692b4950bc2a4a9944bb2a74.jpeg
https://q9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6d3494b1eba24639a48e9f09b82581e8.jpeg
丁真的走红几乎是一个奇迹,2020年的某一天,他骑着马、露出一抹纯真的笑容,被镜头捕捉到后迅速走红。
短短二十多天,全平台粉丝就突破了七百万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理塘少年,忽然成为了全国瞩目的“顶流”,然而,这样的爆红,既带来了鲜花和掌声,也让他的生活彻底被打乱。
彼时的丁真年仅19岁,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,更没有团队运作经验,却要在突如其来的流量裹挟下应对外界的好奇和打量。
https://q7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c494218c6ede42389dac4460bbe2dd0f.jpeg
大量的采访邀约、商业邀请蜂拥而至,他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。
外界普遍猜测,他大概会顺势进入娱乐圈,接广告、拍综艺、签约大公司,把这份突如其来的热度转化为真金白银。
然而,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丁真在走红的第7天,选择了加入当地国企,签下一份稳定的合同,领每月3500元的工资。
https://q6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b8d785ddd0cb4e96a49edd2883cf3412.jpeg
这个决定瞬间引发轩然大波:有人赞赏他“不为名利所动”,认为他是娱乐圈罕见的清流;也有人冷嘲热讽,质疑他“靠脸吃饭”,甚至说他“没资格吃铁饭碗”。
事实上,这份工作既不是退路,也不是“蹭编制”的巧合,而是丁真主动作出的抉择,他很清楚,自己成名的根源在于家乡的土地和文化。
他希望借助这份关注,真正带动理塘的文旅发展,正因如此,他没有选择短期利益,而是选择了一个能够长期、稳定为家乡服务的平台。
https://q4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d618444063754210ac1bb1a943d84516.jpeg
https://q6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04a05a6a434e482cbfee698980fad7e8.jpeg
但这条路并不好走,爆火之后,他和家人承受了来自各方的苛责,比如父亲想建一座民宿,本意只是顺势改善家里和当地的接待条件,却被网友骂作“捞钱”。
他自己参加综艺节目,也常常被讥笑“作秀”,有人甚至把他的一切努力都解读成“消费流量”,网络上的声音复杂而残酷,几乎没有人真正关心过,他内心的感受是什么。
https://q6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e6b5f99005e84d37ac8074be9b233174.jpeg
面对这些误解,丁真没有选择沉默,而是继续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,他清楚地知道,自己想做的就是让更多人看见理塘。
他接受了各种不熟悉的综艺和访谈,哪怕普通话不够标准、在镜头前显得笨拙,他也尽力去适应。
对很多观众来说,那些表现或许稚嫩,但在他身上折射出的坚持与真诚,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https://q8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36224699ef4a4d729e62ade51e2b7ffc.jpeg
https://q0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5c2912e3c633402f972558333d076a57.jpeg
5年来,他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选择,理塘这个原本鲜有人知的高原小城,如今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。
数据显示,当地年接待游客超过420万人次,旅游综合收入高达385亿元,这些数字不是热搜上的虚火,而是看得见的消费、订单和产业兴起。
无论是民宿入住、餐饮发展,还是松茸等特产的销量,都因为丁真的影响力而焕发了新生。
https://q7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2f47361537c843c39a9075e8120b036c.jpeg
不仅如此,他也成为了理塘文化的形象大使,今年“哒野”文化旅游季开幕式上,丁真穿上传统藏袍,骑着骏马,手举五星红旗巡街。
那一刻,现场沸腾了,对外界而言,他是一个明星,但对理塘人来说,他更是“大英雄”,是让这片土地走向繁荣的功臣。
https://q1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51eea6ae4705487bb6b1506168f1278d.jpeg
回头再看,丁真没有被流量冲昏头脑,也没有被名利牵着走,而是始终守住了最初的选择。
倘若他一开始就追逐资本,或许早已在娱乐圈的快节奏里被消耗殆尽,也不可能为家乡带来今天的改变。
恰恰因为他选择了3500元的工资,选择了一条最“笨拙”、最“土气”的路,他才能把流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成果。
https://q1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aaa7c8ae89e340ceb90a26872fab85c4.jpeg
如今,那些曾经讥讽他“傻里傻气”的声音,已经被理塘的发展事实所击碎。
丁真证明了自己——一个曾经因普通话不标准被嘲笑的藏族少年,凭借坚守和真诚,不仅守住了本心,还带领家乡走向了新的未来。
爆红或许只是偶然,但如何选择才决定了未来的方向,丁真的故事告诉我们,名利皆是过眼云烟,唯有初心最为可贵。
https://q4.itc.cn/q_70/images03/20250902/92b79732f718488088e2af0259c2d7fe.jpeg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【大陆】5年后,再看“让大冰痛哭”的丁真,才懂他选择3500元有多正确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