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构红人价值坐标系,《我赞红人》如何用竞技激活创作原力?
《我赞红人》:全新竞技赛制,重构红人综艺新格局https://q2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5fdaaae455da4aa7bf6028a3459ed902.jpeg
文|三木
随着社交媒体平台的迅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红人进入了综艺的视野。从挑战赛到生活体验,红人们在不同的综艺节目中不断展现自己的特色与才华,成为这个新兴领域的重要力量。对于红人而言,综艺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,不再局限于内容创作的单一场景;而观众则能通过这些节目的呈现,更直观地了解各行业的创作生态,感受到更丰富的观看体验。同时,综艺节目本身也从红人的参与中获得了新的话题和内容源泉,推动了节目品牌的多元化发展。
https://q1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6b85530ff6024fa2b1be4b06f6d9308e.jpeg
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由华莱士独家冠名,优酷和海西传媒联合出品的跨平台自媒体创作者竞技综艺《我赞红人》于8月9日正式开播。节目立足中国互联网土壤,通过设置多元化的竞技环节,挖掘红人的创作潜力,并从多个维度探索其价值。节目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和实力,更让观众从中看到一个多面、立体的红人生态。
百业红人,构建多元生态
https://q7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d1f92ba642434c3db4759ece677ce17f.jpeg
《我赞红人》的首期节目一开场,就为观众带来了不小的震撼。与过去那些“明星化红人综艺”不同,早期的综艺节目常常将红人置于陪衬的位置,而其创作价值和行业特性则被严重忽视。而随着“职业化红人综艺”的兴起,虽然红人的才艺得以展示,但也多局限于特定的领域,比如美妆或搞笑等单一内容。
https://q2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1fff16dc8ac64e558cd0ef83049e991f.jpeg
然而,《我赞红人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,将各大平台的红人聚集到一个舞台上。来自抖音、B站、快手、微博和小红书的内容创作者各自带着独特的个性与风格,彼此碰撞,火花四溅。节目展示了一个从生活记录者、知识分享家到民间达人和话题引领者的红人生态。在这里,抖音的短视频快节奏与B站的长视频细致作风相遇,快手的接地气与小红书的精致风格交织在一起,带给观众一场视觉与内容上的盛宴。
https://q9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8ac9613e123d47b1b5aa20fc363d2069.jpeg
第一期中,节目展现了不同类型的红人:有意图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传播中医知识的“阿呆师弟”,他通过亲自为黄子韬诊脉的方式展示了自媒体的独特魅力;有凭借真实生活吸引2000万粉丝的“大账号玩家”李炮儿,他带着自己的口号“玩的就是真实”迎接挑战;还有稳坐唱跳圈头部的“代古拉K”,他渴望在舞台上寻求新的突破;还有擅长伪声模仿的“慕容云磊”,他的声音与外貌的强烈反差每次开口都让人充满惊喜。
在节目的竞技赛制下,这些来自不同赛道的红人尽情展示自己的特色。首期中,选手们参与了行业关注赛,每个玩家拥有18个关注名额,必须通过扫码查看其他红人的短视频,挑选自己最喜欢的18位玩家进行关注。获选最多关注的选手将进入下一轮。这一赛制让选手们纷纷施展独特技能来争取“关注”,各自的创作风格也因此愈加鲜明。
https://q0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ee90793aa3a24edf9b2b9531cae06540.jpeg
打破行业壁垒,呈现多维红人价值
在《我赞红人》中,竞技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游戏挑战,而是成为了展现红人内容创作力与创新的舞台。第一期中的行业关注赛,选手们不仅要面向自己的粉丝,还要迎接同行的审视。真正的“关注”不再仅仅依赖于粉丝数,而是要经过内容和创作的双重筛选。
节目中特别邀请的“我赞助力团”成员包括陈少熙、龚俊、黄子韬等人气嘉宾,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副教授董晨宇、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张昕等行业专家,他们将从不同角度对选手的内容进行点评。正如“毒角SHOW”所说,真正的“关注”是建立在对创作者内容的尊重之上,只有用心创作,才能获得同行的认可。
此外,对于一些原本影响力较小但内容有深度的创作者,节目也给予了展示的机会。比如汪星宇,他通过带领青年学子去乡村研学,推广乡村振兴事业,打动了现场的许多人;还有非遗传承人李艺,凭借吞剑这一绝技赢得了全场掌声;京剧演员果小菁通过日常生活化的戏曲展示,吸引了更多年轻人关注中国传统文化。
多维评价,重构红人价值体系
https://q9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349ab4b1434445ccbd8c41b7c2f06f77.gif
与以往的红人综艺节目不同,《我赞红人》通过引入多维评价体系,重新定义了“红人”这一概念。节目不仅关注红人的粉丝数量或单一才艺,而是通过竞技赛制展现其多元的社会影响力、创作深度和文化价值。
https://q1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41d9926aff4d4b5eb2085f38cca9b7ba.jpeg
“我赞助力团”和超级评审团将从行业、心理、大众三大视角,综合评价选手的表现。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评价标准,节目为观众呈现了一个更加丰富和立体的红人价值坐标。例如,陈芳芳选择为那些传播正能量、热衷公益的选手点赞,而何大利则偏爱那些具有长远价值的创作者。
https://q0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eecbb6a129874d9e9f69ac5b8f97996e.jpeg
这种跨领域的多维评价,使节目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示创作者的潜力与魅力,同时也让观众对“红人”这一身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。
https://q6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a7ac12ad622b4a20affebd7cc2a5278b.jpeg
打破平台壁垒,跨界合作启航
https://q9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5b4637b6a1e840f1a73ae5d6aa33c230.jpeg
《我赞红人》不仅突破了传统综艺节目的平台局限,还通过跨平台的合作,推动了内容创作者之间的互动与融合。通过优酷平台的全网覆盖,节目打破了各平台的壁垒,让不同平台的红人在同一舞台上展示自我,也让内容创作从多个圈层之间得到了充分的碰撞。
https://q0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d9515e03da1844e5855edcc4bd1baf24.jpeg
节目还特别关注那些在特定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小众创作者。非遗技艺、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创作内容,在节目中引发了广泛讨论,也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了那些鲜为人知的精彩内容。正如节目所说,“在《我赞红人》的世界里,我们关注一切值得关注的好内容,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好创意”。
https://q6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56926515777b4294adef5bd93a890817.jpeg
结语
https://q4.itc.cn/images01/20250818/2b60cb9df17a4952bd74a93382ee43a9.jpeg
《我赞红人》带给我们的是一次全新的综艺体验,它不仅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创意与才艺的盛宴,也推动了红人内容创作的多元化。通过跨平台的合作与多维评价机制,节目为观众展示了一个全新的红人生态。而优酷在内容创新上的尝试,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平台对于未来综艺发展的前瞻性思考。
随着节目的播出,更多精彩的创作与故事将陆续展现,而红人的竞技之旅也必将开启更加丰富的篇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页: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