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搜索
查看: 2|回复: 0

【大陆】《姐姐当家》张维伊滤镜破碎,被骂油腻,观众直面尴尬炫耀名场面

[复制链接]

6693

主题

0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精英岛民

积分
20110
发表于 2025-8-25 23:37:2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《姐姐当家》才播了几期,张维伊的形象便像一只破碎的镜子,毫无保留地曝露在观众眼前。初时,我并没有想要批评他,反而是因为一丝惊讶——真人秀的威力竟能如此强大,连一个惯于“表演”的人也不能逃脱。谁能想到,暴露之后,张维伊不仅没有做任何遮掩,反而宁愿自己趴在那里,任人肆意笑话。而观众,便是那个默默无言、细心观察的女孩,目光中透出一丝复杂的情绪。

比如那段他戴名表的情节。董璇正在讲述母亲的故事,而张维伊则一边听,一边似乎不经意地把袖口拉了拉——那夹克的袖口明明死死锁住了,他却硬生生做出几次“无意”的动作,表面上看似若无其事,实际却像是有意要把自己的手表晃动一下,镜头也随之毫不客气地拉得极近,几乎成了微距画面。观众的弹幕纷纷涌现:“哥,你这是在给手表打光吗?”姐妹群里的讨论更是分裂成两派,一派认为“如果真想炫耀,那就大方一点”,另一派则表示“炫耀得这么努力,反而让人觉得心酸”。我个人倾向后者——真正有钱的人,谁还需要通过一块手表来显摆自己的存在呢?

然而,接下来的尴尬却又让我感到不知所措。当董璇说到激动处,他的眼神飘忽不定,甚至比车速还要快,似乎在想:“镜头是不是拍到那只手腕了?”他哪里像个丈夫,倒更像个忘记换账号的带货主播。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接着是耳机事件。吃饭戴,开车戴,甚至和丈母娘一起吃饭时也戴。弹幕开始怀疑这是否是商家植入,结果品牌方夜里发微博澄清:“别提这个事,我们不负责。”此刻,我不禁想起同事在开会时戴着AirPods,结果被领导点名:“你要是不想听,就出去。”节目的后期处理也没闲着——他们为张维伊的耳朵加上了马赛克。这样的处理反倒让人感觉到了更加明显的“装”的味道,那块模糊的方块,像极了加重的注解,仿佛在向观众传递一个讯息:别再装了。

还有那场“付款事件”。当董璇说“我来吧”时,张维伊突然露出一副黑脸,“我可以付的!”这场面像极了某些朋友在AA制时,明明掏不出卡,却又硬装作要支付的模样。弹幕齐刷刷地吐槽:“这自尊心也太脆弱了吧?”那一刻,我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:别嫁给妈宝男。也许张维伊的银行卡里真没有足够的余额,但反过来想,如果是我和姐妹一起吃饭,朋友抢先买单,我的心里也会产生一丝不安。只是,成年人都学会了把这种不安藏起来,而他,却要在镜头前现场直播这一切。

再谈生孩子的事。像极了我那位曾说过“绝对不吃宵夜”的男友,结果深夜还在撸串。婚前我们已经约定好要丁克,可结婚后,他突然对我说:“我爸去世了,我想留个后。”董璇已经是高龄产妇,风险很大,但他却把“延续香火”当作解决创作瓶颈的办法,还拿一句“我想感受一下胎动”轻松应付过去。看着这一幕,弹幕骂声四起,我的内心却突然有了微妙的触动。恋爱时我也曾说过“以后不生孩子”,但当我步入三十,看到朋友抱着奶香四溢的孩子,我心里也有过动摇,只不过我把那些动摇埋在了深夜的搜索记录里,而他,却拿着镜头做成了催泪弹。

至于给丈母娘写信那段,简直就是一本游戏行话的字典。董璇念完后,丈母娘一脸茫然,气氛凝固。初看我笑了,但第二次看时,我心里却产生了一丝同感:这不就是社恐的我吗?为了显得有趣,我会把群聊里的梗抄到年终总结里,结果领导回复我:“不明白。”

阿那亚的那顿饭,也是让人感到一丝酸楚。董璇吃着辣椒眼泪直流,她还在一边解释辣椒的品种。弹幕一片刷屏:“赶紧去娶辣椒吧!”我却被这场景触动了:有时候,男朋友说的道理,并非不爱,而是他根本不懂“我现在只想喝一杯冰水”。共情这门课,谁又不是从头学过来的呢?

《姐姐当家》被戏称为“婚姻显微镜”,这才让我意识到:在亲密关系中,所有的小事,其实都是大事,只是我们缺少摄像机的镜头。有人批评张维伊“油腻”,但我倒觉得他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我们自己未曾展现的自私、愚笨和对关注的渴望。若他是我们朋友圈的一员,恐怕早已被拉入黑名单。但是镜头给我们留下了证据:不管是争抢买单、还是炫耀财富、又或者戴着耳机不离耳,每一件事都能被剪成“今日份令人不适”的表情包。我们看着屏幕,庆幸自己没有出现在那镜头里。

当然,节目组也一定有编辑过,真人秀的初衷就是为了制造冲突,把一段三天的内容切成三秒。谁没有过情绪崩溃的时刻呢?但镜头并不会撒谎,它只是负责定格:那一刻,你就是没递那杯水、没为老人安排座位,或者更爱自己。所以,比起“张维伊翻车”,我更想讨论的是:如果明天有摄像头跟着我24小时,我能否保证自己不会塌房?
我开始理解“人设”这两个字了。我们见客户时装作专业,见父母时装作乖巧,却忘了在家里卸下伪装。张维伊将综艺当作自己家客厅,没意识到全国观众正通过镜头盯着他。可放松过头,结果便是一场灾难。但反过来想,我们自己又能有多少不同呢?朋友圈的九宫格精修照,微博小号里的情绪低谷,真人秀就像一面镜子,把我们的“伪装”和“不伪装”都放大了。区别在于,张维伊被剪成了反面教材,而我们却幸好没被镜头拍到,侥幸未被追踪。

看着张维伊的遭遇,或许我们也能在其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像,心中无数次的怨气和不满,借着他发泄出来。老板抢功、男友装阔、亲戚没边界……张维伊成了所有人的替罪羊。骂完他,我们又回到了现实,继续忍受不公。或许,某天他能够像爽文男主那样,做出一番真诚的道歉,重新获得观众的宽恕,但不管怎样,我们都准备好瓜子和会员,继续“吃瓜”。

结语: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张维伊,甚至是我们自己。只要在那一刻,放下所有伪装,不再对他人和自己做作,我们也许会变得更加真实和自由。祝愿我们都能在生活的镜头下,做出更加勇敢、真诚的自己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GMT+8, 2025-9-10 05:21 , Processed in 0.061443 second(s), 3 queries , Redis On.

2025 © 欢乐岛社区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