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搜索
查看: 2|回复: 0

【大陆】优酷《盒子里的猫2》用戏剧剖解人生告别时刻创造笑泪交织的生命启示录?

[复制链接]

7005

主题

0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精英岛民

积分
21046
发表于 2025-9-3 13:05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优酷综艺《盒子里的猫2》第七期近日上线,节目在闯关、理财、整蛊等常规环节后,罕见地把镜头对准“人生告别时刻”。导演组让嘉宾戴上白色假发、放慢动作,以“老年”身份完成一场即兴戏剧:吴彼饰演的“自己”在空场里踢着一只旧足球,逐一回望童年、青年、中年,最后把球鞋轻轻放在长椅,对观众说:“我走了,但你们别急着哭,先把鞋带系紧,继续跑。”现场笑声与抽泣声交错,弹幕也罕见地安静了数秒。

节目播出后,#如何好好告个别# 以两百余万讨论量冲上热搜。观众惊讶地发现,一档主打喜剧的综艺竟用戏剧结构拆解“临终关怀”这一严肃议题。
总导演李睿珺在受访时透露,创作灵感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真实案例。2024 年底,节目组在病房跟拍一周,记录 37 位患者的“最后心愿”,其中 82% 与“好好说再见”有关:有人想为老伴再弹一次手风琴,有人想和三十年未见的同学视频连线。李睿珺把这些细节写进剧本,并请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吴彼担任戏剧指导,用“一人一故事”的即兴形式让嘉宾进入角色。

中国生命关怀协会调研显示,超过 60% 的国人从未与家人谈论过临终意愿。《盒子里的猫2》把抽象议题转译为大众语言:陈赫用“投资失败”比喻人生遗憾,刘奕君把“谈判技巧”说成“和时间讨价还价”。观众在笑声中理解:告别不是终点,而是把记忆归档、把情感备份。
节目播出当晚,协和安宁病房护士长王琰在微博上写下长文:“谢谢综艺让‘死亡教育’走出医院,走进客厅。”她透露,病房已接到 170 多通咨询电话,大多是年轻人帮父母预约“生前预嘱”讲解。
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王一方评价,大众传媒第一次用“喜剧外壳+戏剧内核”拆解死亡焦虑,其效果不亚于一场公共健康传播实验。他提醒,节目只是起点,“观众笑过哭过后,仍需回到法律、医疗和心理支持系统,完成真正的告别准备。”
据悉,国家卫健委正在推进第二批“安宁疗护试点城市”,计划到 2026 年将覆盖率提高到 50%。《盒子里的猫2》片尾滚动播放了试点城市名单与公益热线,节目组表示,下一季将继续与医疗机构合作,把病房故事改编为互动剧场,邀请观众线下体验“生命最后一课”。
正如刘奕君在结尾旁白所说:“人记不住整段人生,只能记住几个闪光的点。把它们串起来,就是留给世界的珍珠。”这场笑泪交织的实验,或许正是中国公共死亡教育的第一颗珍珠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GMT+8, 2025-9-11 02:26 , Processed in 0.076011 second(s), 2 queries , Redis On.

2025 © 欢乐岛社区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