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免费注册
搜索
查看: 4|回复: 0

【大陆】一场赞助引发的争议,该如何理清边界?

[复制链接]

6630

主题

0

回帖

1万

积分

精英岛民

积分
19921
发表于 2025-8-25 12:34:53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“今后再也不喝mn的产品了!”最近,社交平台上频频出现类似的言论,事件的起因是mn公司赞助了一档综艺节目,而其中的一位嘉宾——云朵,正引发了部分网友的争议。这些网友因此将矛头指向了赞助商mn,甚至喊出了抵制的口号,这让许多人感到mn倍感委屈。毕竟,mn所赞助的是整个综艺节目的制作,而并非单独对某一位嘉宾的支持,为什么会因此成为受抵制的对象?这似乎应证了那句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的道理。

整个事件的经过其实并不复杂。作为品牌方,mn选择赞助综艺节目是常见的商业模式——通过综艺节目获得更大的曝光率,从而提升品牌的知名度,而综艺制作方面则依托赞助商的资金支持来保障制作质量,理应形成双赢的局面。云朵不过是这档综艺中的一位嘉宾,mn与她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个别合作关系,实际上,在选择赞助时,mn大概只对整个节目的制作、嘉宾阵容有初步了解,而并非是专门围绕某位嘉宾进行赞助。

然而,争议恰恰是因这位嘉宾而生的。部分网友因云朵的过去争议心存偏见,将对个人的不满情绪转向了赞助商身上。他们认为“mn赞助了有云朵的综艺,实际上就是在间接支持她”,于是利用“不购买mn产品”的方式来表达抗议,并理直气壮地宣称“mn有选择赞助的权利,消费者同样拥有不选择mn的权利”。
这番话听上去似乎有其道理,消费者确实享有自主选择商品的权利,但问题在于:将对综艺嘉宾的争议简单迁移到品牌赞助商身上,是否公正合理?mn所赞助的是综艺这个“整体”,并非某位嘉宾的“个别行为”。就像我们不会因为一部电视剧中有争议演员而抵制整个电视台一样,将赞助商与嘉宾强行绑定,难免带有“连坐”的意味。
这一争议背后的逻辑同样值得我们深思。如果品牌自身存在质量问题或违背社会伦理,消费者的抵制则出于对自身权益的维护;然而,如果是因为第三方(如综艺嘉宾)的争议而进行抵制,那么本质上是让品牌为与其无关的争议“背锅”。尽管mn作为企业,在选择赞助时应更加谨慎,筛选合作内容,但综艺嘉宾的争议往往复杂,许多甚至是多年前的旧闻,品牌几乎不可能预知所有潜在的争议。在这种情况下的抵制,更像是一种情绪的宣泄,而非理性的选择。
当然,消费者有权表达不满,但这种自由的前提在于明确 boundaries。当对嘉宾存在意见时,完全可以直接针对其个人进行讨论,或者选择不观看这档综艺节目;若因一位嘉宾而全盘否定整个赞助商,甚至抵制其产品,则显得过于片面。毕竟,mn的牛奶质量如何,和综艺嘉宾的争议并没有直接关联,将这两者强行联系在一起,不仅不公平,也容易使讨论的重点偏离。
归根结底,这场争议反映了商业合作中“连带责任”的边界问题。品牌需要更加审慎地选择合作内容,尽量避免因第三方争议而陷入被动局面;而消费者则应该多一分理性,切勿让对个体的负面情绪误伤了与之本无关系的品牌。最终,抵制的意义应该在于“惩恶扬善”,而不是让无辜者“有苦说不出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免费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GMT+8, 2025-9-9 23:27 , Processed in 0.132043 second(s), 2 queries , Redis On.

2025 © 欢乐岛社区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